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執行長張智程於3月31日率團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拜會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並與轄下渥華尼 AI 中心(Wadhwani AI Center)主任 Gregory Allen 及其研究團隊進行會談。雙方針對中國半導體戰略、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風險、AI技術擴散與出口管制政策,進行交流。
本次會談延續雙方近來在經濟安全與科技戰略領域的合作,並聚焦於 DSET 即將發表的成熟製程晶片報告。張智程執行長表示,該報告揭露中國政府系統性打造的成熟製程供應鏈布局,藉地方政府補貼與政策扶植、篩選特定企業為「國家冠軍」,逐步壓縮非紅企業在中低階晶片市場的生存空間。
CSIS 渥華尼 AI 中心日前出版報告〈理解美國盟友實施人工智慧與半導體出口管制的現行法律權限〉(Understanding U.S. Allies’ Current Legal Authority to Implement AI and Semiconductor Export Controls),探討並比較美國及其盟國半導體和人工智慧出口管制現狀,DSET 張智程執行長也貢獻台灣章節編修。
雙方本次會談以此類研究為交流基礎,如 Gregory Allen 也指出,美國過去在半導體管制策略上多集中於高階AI晶片與先進製程,但對於成熟製程晶片關注不足,使中國有機會在未受監管的縫隙中迅速擴張。他特別強調,中國若成功掌控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將對民主國家的經濟與國安形成長期戰略風險。
DSET團隊也分享過去一年研究與調查成果,包括去(2024)年底發布的報告,揭露遭美國制裁的華為如何透過其所建置的影子網絡,獲得國外資源、技術、與服務,以擴展其半導體生產能力。會中,雙方也討論無人機產業鏈去中國化的可能路徑。DSET 執行長張智程指出,目前台灣雖掌握無人機關鍵技術,但在產能、資本與供應鏈整合上仍面臨瓶頸;DSET 正致力倡議與美歐盟友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建構去中國化的自主國防科技體系。
雙方最後也針對如何圍堵中國成熟製程供應鏈進行交流,此次會議建立起更廣泛共識,持續就各項經濟安全議題深化研究合作,從而協力強化民主陣營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戰略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