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ET 於 7 月 25 日接待美國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Mireya Solís 博士,雙方就經濟安全重要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Mireya Solís 博士現為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亞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Asia Policy Studies)主任、日本研究 Philip Knight 講座教授,兼任外交政策研究計畫(Foreign Policy Program)資深研究員。此前,她曾任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國際事務學院終身副教授。
DSET 張智程執行長除與貴賓分享經濟安保組已出版報告《百花齊放:中國地方競爭與晶片產能擴張》,也聚焦台美日經濟安全政策討論,包含台灣獨特的半導體產業模式與來自中國成熟製程晶片的挑戰:中國正透過其國家整體戰略,結合政府、地方和私部門的力量,利用無限資源和補貼來發展其產業,若民主盟國不聯手反制,中國將很快超越台灣,成為全球最大成熟製程晶片生產國,使盟國從民生用品到國防系統都將仰賴中國供應鏈。
Solís 博士聚焦探討台灣出口管制政策框架,希望了解台灣在戰略性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方面的具體做法,並分享日本政策經驗;雙方皆同意,日本自 2010 年遭中國短暫稀土出口以來所啟動的稀土來源分散策略,雖仍未能大幅擺脫對中依賴,但已達一定成效,值得盟國借鑑。張智程執行長另認為,台灣作為前線小國並無法壟斷複雜的半導體製造,但擁有助於未來美國再工業化的實力,希望能與美日歐等國合作,實現多邊共贏。
Solís 博士專長於日本對外經濟政策、國際貿易政策,以及美國在亞洲的經濟手段與戰略(economic statecraft)。她著有《貿易國家的兩難》(Dilemmas of a Trading Natio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volving Asia-Pacific Order),該書榮獲 2018 年大平正芳紀念獎(Masayoshi Ohira Memorial Award)。她的最新著作《日本的安靜領導》(Japan’s Quiet Leadership: Reshaping the Indo-Pacific)探討日本如何在「失落的十年」後,成為印太地緣政治中更加關鍵的角色,該書亦獲《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評選為 2024 年度最佳書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