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政策分析師 Elizabeth Frost 日前受邀至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在講座中介紹 DSET 氣候與能源轉型相關的研究議程,並分享他對地緣政治、能源安全與氣候韌性交互影響的觀察與研究見解。
Elizabeth Frost 首先介紹了他對台灣氣候外交的研究,追溯其從參與國際機制,乃至於近年在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壓力下,逐步強化韌性建設的演進歷程。他也分析了國際媒體對台灣氣候角色的報導,是如何隨時間與國際局勢而變化,並檢視美國、日本、英國及歐盟在能源轉型議題上的戰略優先順序,尤其是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討論。
除了分享個人的研究,Elizabeth Frost 也介紹了 DSET 在能源安全與氣候韌性方面的研究議程。他說明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氣候變遷之下面臨的挑戰,包括能源需求上升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根據 DSET 近期對此議題的政策研究《氣候變遷與基礎設施韌性:臺灣半導體產業水資源與電力使用分析報告》,他展示相關評估,顯示台灣能源供應前景仍能維持相關需求,並提出加強韌性的政策建議。此外,他也簡介了海底供電的電纜所面臨的安全風險。
講座最後,他也與觀眾進行了對台灣未來氣候策略的討論。與會者討論了在全球氣候架構(如COP)的效能下降的情況下,台灣應如何調整策略,以及再生能源與清潔技術如何協助降低供應鏈風險並強化國家安全。討論中也關注台灣在再生能源推動上進展不如預期,可能影響其作為下一代清潔技術領導者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