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 x 台灣民主實驗室|跨界協同防操縱:政府、學界與民間共築資訊交換網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於3月11日邀請台灣民主實驗室分析組組長楊順清,分享面對境外資訊操弄的應對手段,包含分析框架、案例與資訊交換機制。

解析資訊操弄的核心框架

楊順清組長介紹歐盟提出之「ABCDE框架」(Actor, Behavior, Content, Degree, Effect)。該框架以資訊操弄事件為核心,系統性地記錄與評估其行動者、行為、內容、擴散程度以及最終產生的效果。透過分析多個資訊操弄案例,他展示腳本相同的短影音如何在協同操作下迅速擴散,進而影響大眾討論。

從手法分析資訊操弄,避免言論審查疑慮

DSET民主治理組組長黃凱紳指出,一般民眾聽到資訊操弄常會詢問能否找到操作者身分、是否能評估其影響。楊順清解釋,源頭識別不容易,只能初步辨別協同攻擊者之身分。至於影響方面,台灣民主實驗室雖有使用民調評估其影響,但此舉成本高昂,且因果關係仍難以釐清。楊順清強調,針對資訊操弄目前主要是分析其惡意操弄之手法,並透過平台之規範提昇其資訊操弄之成本,此舉也可以避免言論審查之疑慮。

參酌資安經驗,建立資訊交換機制

楊順清解釋,應對資訊操弄如同應對資安事件一樣,需要建構資訊交換機制。楊順清分享資安常見之STIX資料格式以及交換資訊之OpenCTI伺服器等技術框架,說明可以運用相關技術建構應對資訊操弄的資訊交換機制。與會者提問,OpenCTI上的資訊該如何把關?楊順清回應指出,OpenCTI是開源軟體,故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的伺服器,但上面分享的資訊是否可靠,就要靠自己的把關。楊順清強調,應對境外資訊操縱,需要各國政府、學界與民間組織加強資訊交換與分享,才能建立起應對資訊操弄的資訊交換機制。

在活動最後,黃凱紳組長除感謝楊順清組長一起參與交流外,亦致贈民主治理組之最新報告,並與楊順清組長分享DSET民主治理組之報告內容。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媒體報導

DSET投書《外交家》,分析美國撕毀《資訊科技協定》承諾所帶來的經濟與戰略風險

2025 年 4 月 17 日

資訊公告

DSET 「美編視覺設計專員」招募資訊

2025 年 4 月 17 日

媒體報導

DSET 兼任研究員發表投書 從國際經驗探討台灣如何對抗虛假資訊

2025 年 4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