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認證(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是為針對工程教育課程,進行品質保證的標準化機制。主要功能是為教育機構提供統一標準,以檢視課程設計是否全面且實用,並確保師資、教學內容、學生成果和資源設施都達到一定水準。
DSET 民主治理組海外研究員孫以翔,近期投書天下未來城市〈成為AI智慧島?台灣還需要接軌國際的工程教育語言與認證〉指出,台灣工程教育認證參與度偏低,影響國際人才吸引力;教育認證不僅關乎品質,更是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管道。在工程教育領域,美國 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是最具影響力的認證機構之一,更影響了全球工程教育體系。其認證標準涵蓋學科知識、專業倫理、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並強調課程設計需貫徹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的理念。
針對工程教育認證現況,孫以翔指出,台灣雖已加入相關國際協議「華盛頓協議」(Washington Accord),但國內主導者中華工程教育學(IEET)認證非強制性要求,且程序繁複,導致各校參與程度不一。數據顯示,2022年台灣私立大學、國立大學及頂尖大學在電資工程領域認證比例,各僅有13.35%、13.69%及5.13%,且頂尖大學參與度逐年下降。
另方面,針對認證缺乏對國際人才的影響,孫以翔分析,缺乏認證將影響國際學生學位認可度及跨國職涯發展。以 IEET 官網案例為證,未經認證的學歷可能在國際間無法獲得承認,影響學生回國考照或海外就業機會。此外,在台灣積極推動「全球攬才」政策背景下,教育認證的缺乏可能降低國際學生來台意願。
全球頂尖大學如MIT、UC Berkeley等,以及鄰近的新馬知名學府,皆積極參與工程教育認證。孫以翔呼籲,認證不僅是一紙證書,更是展現台灣工程教育國際標準化與透明度的重要途徑,應視為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戰略工具。
投書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即台灣若要實現「AI智慧島」願景,必須正視上述工程教育認證的重要性。孫以翔強調,認證體系既是確保教育品質的機制,也是促進國際人才流動的平台。建議政府及學界重視國際認證,以協助台灣打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工程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