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法國《費加洛報》報導台積電最新關鍵角色與風險,引述 DSET 研究員評論

法國《費加洛報》今(2025)年2月5日報導〈台灣晶片巨頭台積電位於對抗川普關稅威脅前線〉,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威脅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引發市場關注,文中並引述 DSET 海外研究員何明彥與等《晶片戰爭》作者 Chris Miller 專家分析。

台灣半導體巨頭面對川普關稅威脅,站上風口浪尖

農曆新年之始,台灣迎來節慶氣氛、商家祈求財源廣進。然而,台灣市場亦因中國新推出的 DeepSeek AI 模型問世而震盪,該 AI 產品成本較低,並聲稱使用了性能較弱的晶片。

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全球最先進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TSMC),面臨股價重挫。台積電晶片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腦和汽車等領域,並供應給矽谷的科技巨頭,其中包括 GPU 設計商輝達(Nvidia),這些 GPU 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零件。然 Nvidia 股價亦暴跌,其損失甚至超過整個法國 CAC40 股市總市值。

恐慌潮還是實質威脅?

市場是否過度反應?對於這些悲觀預測,歷史學家、《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 Chris Miller 持保留態度。他表示,市場擔憂 DeepSeek 的成功可能意味著 Nvidia 長期晶片需求下降。但事實上,自 2023 年以來,許多企業已經大幅提升 AI 模型的效率並降低成本,DeepSeek 只是延續這一趨勢,故上述擔憂被過度誇大了。

然而,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正在浮現——川普威脅對進口晶片加徵 100% 關稅。DSET 經濟安保組海外研究員何明彥受訪時指出,這類措施可能適得其反,削弱美國在 AI 競賽中的競爭力:「美國與台灣在晶片產業互補,台灣負責製造,美國則擁有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能力。如果徵收關稅,美國將陷入孤立,不再是『美台聯手對抗中國』,而是變成美國單打獨鬥——這相當困難,因為美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競爭力遠不如台灣。」

川普的關稅威脅,恐讓中國得利

目前,台灣與美國科技產業仍緊密合作,而中國則在供應鏈上日益被孤立。拜登政府時期已對 Nvidia 出口中國的晶片施加嚴格限制,以削弱中國 AI 發展。針對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會真正實行,則可參考實際情況:美國近期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政策,甫在華爾街壓力下被推遲了一個月。Chris Miller 認為,美國不太可能對台灣製造的晶片徵收關稅,因為美國幾乎所有產業——從汽車到醫療設備——都依賴台積電的晶片。

報導指出,拜登政府的出口限制已成功遏制中國半導體與 AI 的發展。若川普重回白宮後不重視國際合作,那麼美國可能會失去與台灣、日本、韓國、荷蘭等半導體強國的聯盟關係,而這將讓中國得以喘息。換言之,如果川普單靠關稅手段,而不聯合盟友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那麼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反而讓中國在 AI 競賽中獲得更大空間。

DSET 將持續追蹤相關討論發展,並提出進一步觀察。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媒體報導

DSET投書《East Asia Forum》,建議亞太區域合作打造韌性氫能生態系統

2025 年 2 月 18 日

媒體報導

《Nikkei Asia》報導台灣無人機產業如何向外突圍,引述DSET研究員評論

2025 年 2 月 14 日

媒體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台美關係在川普第二任期的可能變化,引述 DSET 執行長評論

2025 年 2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