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海外研究員李旻臻投書外媒:中國北京正加強力道影響台灣青年意見

DSET海外研究員李旻臻以「北京正加強力道影響台灣青年意見」為題,與美國科技政策機構「特別競爭研究計畫(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 SCSP)」主任(Director for intelligence)Libby Lange 投書至外媒 Real Clear World(RCW) ,評論中國藉由招募台灣網紅、歌手以張貼促統內容或赴中影片的事件。

今年6月多名台灣歌手、演員和Youtuber提到,在短短幾天內,他們同時收到來自中國單位詢問發布網路內容的報價,其中包含要求發布赴中旅遊影片、在台建立促統政黨以及要求分享一篇鼓勵統一的宣言等內容。

本文作者強調,中國對台灣年輕人影響的戰略日益複雜,這起事件揭露中國欲深化「文化統戰」的意圖。即使中國利誘台灣名人網紅發布的部分內容,如赴中旅行影片看似無害,但實際上傳遞出的政治訊息,則是影響台灣年輕人對中國的看法。

她們舉證,習近平與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近年在多次官方演講與文件中,更加強調台灣年輕人,視他們為推動統一的關鍵群體。他們曾公開呼籲年輕人參與兩岸交流,強調台灣年輕人對「祖國未來」的責任。中國也透過經濟、教育和文化等多層面提供誘因,吸引台灣年輕人前往中國發展。

投書裡提及,中國「認知戰」策略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一種長期潛移默化影響的手段,試圖透過文化內容改變台灣人的認同感。透過數據分析和心理戰來干擾對手的思考模式,逐步推動台灣年輕人接受統一理念,使其看起來是非直接的政治宣傳。

此外,中國還透過訓練營和大眾媒體活動,專門培養親中的台灣網紅,讓這些聲音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人的思想。在全球,這種「付費手法」(pay-for-play)也引發了對民主進程和國家安全的擔憂,促使各國考慮加強對外國贊助內容的規範。

中國轉向這種聘雇「真人」來影響輿論的原因為何?兩位作者表示,儘管中國的假訊息操控在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中加強力度,甚至也啟用生成式AI工具,來散布民進黨候選人的偽造影片,但在台灣公民社會組建的事實查核機制與各社群平台合作的努力下,這些假訊息攻擊的傷害在很大程度被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北京來說,轉向招募已有許多在地追蹤者的台灣網紅來影響輿論,似乎更有吸引力。

台灣政府為此已開始採取應對措施,比如由法務部調查局設立「認知戰研究中心」來打擊虛假訊息,並加強對中國社群平台的監控,Tiktok更成為調查舉反認知作戰的重點目標。然而,防範文化內容中隱含的政治訊息還是面臨挑戰。這些策略不僅威脅到台灣主權,還有可能削弱台灣年輕人的文化身份。

文末,兩位作者呼籲各國應該注意,中國對台灣的「軟硬兼施」策略不僅包括軍事威脅,還特別注重文化和經濟滲透,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目標是強化年輕世代對政治的冷感,並削弱對台灣政府的支持。

對此,她們提出三項政策建議:第一,針對受贊助的內容實施更嚴格的揭露措施,尤其當贊助者是外國實體;第二,為當地網紅提供財政獎勵或替代收入來源,以降低外國利誘的吸引力;第三,投資針對網路內容創作者的教育計畫,使他們理解自已的作品可能衍生的後果,以及被利用的風險。她們也呼籲各國能參照台灣政府發展中的政策工具,其中或許能提供寶貴的經驗。

原文作者李旻臻目前是DSET國家安全研究組的海外研究員,同時在SCSP擔任研究助理,也是美國塔夫茲大學佛萊契爾外交學院的博士生研究員;Libby Lange 目前是SCSP主任(Director for intelligence),之前曾任職台灣總統府,為蔡英文前總統文稿小組成員。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資訊公告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6日首召開,DSET中心主任杜文苓出任委員

2024 年 9 月 27 日

活動新聞

DSET出席牛津國際研討會 1.5軌外交促進國際經濟安全合作

2024 年 9 月 27 日

活動新聞

DSET 顧問李喜明與國安組長賴俊魁博士結束訪歐行 深化國防科技交流

2024 年 9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