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澳洲公共媒體「ABC News」引述DSET研究員呂采穎,評論台灣如何應對核電退場

澳洲公共媒體「ABC News」近日引述DSET研究員呂采穎,評論台灣如何應對核電退場。ABC News 以「台灣距離核電歸零僅剩幾個月,仍有質疑科技島國準備好了嗎」為題,回顧台灣核電發展,詳述從戒嚴時期國民政府建造三座核電廠、於蘭嶼興建台灣唯一座低階核廢料貯存場,至2016年民進黨政府制定「2025非核家園政策」,如今核三廠一號機甫於2024年7月正式停機,二號機也將在2025年5月一停止運作,屆時台灣核電佔比將從現在的3%正式歸零。報導中並訪問對核能持不同意見的各方專家,以評述台灣對「非核家園」的準備。

針對外界對台灣能源供給穩定的疑慮,澳洲 ABC News引述DSET永續韌性組組長呂采穎,解釋:台灣主要仰賴燃煤與天然氣等灰電,佔總體發電量約78%;經過一系列能源轉型推動,目前發電占比次高是再生能源,主要來源為太陽能,去年太陽能供電佔比已提高至約 9%。在2030年前,台灣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至少達20%至30%。呂采穎研究員認為,當前台灣應多著力解決將再生能源併入電網的問題。

報導中並引述「清潔能源轉型聯盟」創辦人Angelica Oung,提出另方論點,質疑台灣雖積極開發替代能源,但核能是台海遭封鎖時唯一能在緊急狀態下穩定長期供應的能源,提及核燃料可儲存使用長達18個月,且加上彭博社預測,2025年台積電用電量將持續成長達全台用電量約12.5%,都讓其認定核電存廢足以左右台灣的未來。

「台灣直到目前為止無任何一座高階核料貯存場」,呂采穎於報導內重申,「在沒有民眾可接受的核廢料永久貯存計畫前,核電在未來仍非可行的能源選擇」。她認為,高放射性核廢料的乾式貯存設施成本、中低階核廢料處理,及最終貯存設施的建設和營運都須納入考量。

澳洲ABC News同步報導揭露,今年4月有份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台電未能妥善監管蘭嶼貯存場的放射性廢棄物。這份報告起因於一名在貯存場工作人員的家屬提出投訴,表示該名工作人員在工作三年後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另有研究發現,當時處理核廢料檢查和裝桶的作業人員可能受到相當高劑量的輻射。台電對此聲明,歷年針對環境輻射檢測分析,都顯示蘭嶼貯存場週遭環境保持於安全範圍內,一切符合法規、遠低於法定閾值。

ABC News 於報導內特別引用DSET研究員呂采穎對「核四廠未能啟用」評論,她強調:「建設與營運核電廠,不只需要完成技術工程,還需要社會溝通。」從台灣的經驗就可發現,如果不能真正就核電廠建設達成社會共識,即使電廠建造完成,仍然無法使用。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活動新聞

【活動新聞】DSET 出席外媒座談會,評析美國大選後台美科技地緣政治新局

2024 年 11 月 20 日

活動新聞

DSET研究員於胡佛研究所專家會議演講,分析AI產業的能源挑戰與台灣能提供的韌性解方

2024 年 11 月 20 日

媒體報導

《Nikkei Asia》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率無人機廠商訪立陶宛,引述DSET研究員評論

2024 年 11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