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 最新投書天下《轉角國際》,台灣AI政策可借鑑加拿大原住民族觀點納入模式

台灣在2024年世界12強棒球賽奪冠,其中多位球員為原住民族,尤其以阿美族占比最高。然而,台灣主流媒體對原住民族的關注多聚焦於體育賽事、演藝或國際表揚事件,卻鮮少在政策與科技發展中納入原住民族的觀點。  

DSET海外研究員杜芸璞近期投書轉角國際〈大AI時代的楓葉國:加拿大倡議原住民族權益,同時強化AI競爭力〉,加拿大雖然原住民族僅占全國人口5%,但該國透過政策積極確保原住民族的聲音能被理解並納入國家發展。加拿大在人工智慧(AI)政策中,導入「原住民族對AI的觀點」(Indigenous perspectives in AI),並於2022年啟動「泛加拿大人工智慧策略」(Pan-Canad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y),推動AI發展的同時,確保原住民族的知識與世界觀能被納入考量。此政策由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負責執行,該課程對所有參與國家AI政策的研究人員、產業專業人士及公眾開放,並以英法雙語提供免費學習資源。  

杜芸璞指出,加拿大政府認為AI發展應超越效率與經濟利益,並納入文化敏感性與社群福祉的考量。AI領域學者指出,現今AI系統多受西方思維影響,預設使用者為獨立個體,忽略了信任、關懷與社群等價值。因此,加拿大透過CIFAR與原住民族專業團隊合作,設計課程,確保科技專業人員能在開發階段即考量原住民族的歷史與觀點,減少潛在偏見與風險。

「泛加拿大人工智慧策略」以「商業化、標準、人才與研究」為三大主軸,同時推動《人工智慧與資料法》(AIDA),建立風險導向的AI監管框架,確保AI發展符合人權、隱私及公平性原則。杜芸璞認為,台灣近年來亦著手制定AI法規,如《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及《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顯示政府關注AI風險與人權影響。然而,台灣在科技政策中是否能參考加拿大模式,將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納入決策,仍值得進一步探討。  

台灣與加拿大於2025年4月簽訂「科技合作協議」(STIA),在AI、半導體、生物技術等領域展開雙邊合作。杜芸璞認為,在AI快速發展之際,台灣可借鑑加拿大不僅重視技術創新與監管,更確保原住民族觀點的參與,從而建立更具包容性與倫理考量的AI發展模式。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活動新聞

DSET 邀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與前海軍少將蒙哥馬利閉門對談,探討川普新政與台美合作

2025 年 2 月 21 日

媒體報導

DSET投書《East Asia Forum》,建議亞太區域合作打造韌性氫能生態系統

2025 年 2 月 18 日

媒體報導

《Nikkei Asia》報導台灣無人機產業如何向外突圍,引述DSET研究員評論

2025 年 2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