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DSET)上月28日赴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辦政策觀點論壇,分享台灣經濟安全體制的發展經驗與當前挑戰。本次論壇目的為促使國際社會更加認識台灣參與全球供應鏈治理的全局觀點,並倡議國際盟友積極將台灣納入國際多邊對話與協議,以共同處置多變的地緣政治風險。
與華府機構合作的新里程碑
此次論壇以「The Future of Economic Secur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Defending Taiwan」為主題,並獲得美國私人基金會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 (SCSP) 支持,SCSP向以提出增強美國的長期競爭力的政策建議為使命,爰與本中心共同合作舉辦是次論壇。活動現場聚集近百名位居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政策制定者、學者專家,與關心半導體產業與供應鏈議題的研究者。
其中,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美國國務院等政府單位人員,以及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等當地知名智庫皆出席參與。與會人員對於台灣經濟安全體制實際運作、特別是台灣施行超過30年的赴中投資管制感到濃厚興趣,並認為台灣投資管制的內涵與精神,對於美國當前投資審查改革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SCSP係由Google前執行長Eric Schmidt於2021年創立,該機構承繼2018年「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為美國總統與國會提出政策建議的任務,當前仍持續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發展人工智慧(AI)為主軸的政策研究與倡議。
執行長 Ylli Bajraktari 於論壇開幕時表示,相當榮幸接待DSET本次來訪,期待雙方共同探討台灣的經濟安全議題。本次論壇是SCSP新辦公空間落成後,首度舉辦的公開活動,Ylli Bajraktari 強調,沒有比DSET這樣的夥伴或經濟安全的主題,更能彰顯出如此重要時刻的意義。DSET主任杜文苓教授也到場致開幕辭,並向與會者介紹台灣在科技地緣政治時代下的重要地位,以及本中心研究相關政策議題的組織使命。
建立盟友信任 彰顯台灣半導體重要性
論壇發表人之一、DSET半導體政策組組長張智程研究員,則以台美兩國的經貿數據變化趨勢作為引言,分析地緣政治因素使得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台灣對外貿易的第一大出口國,也久違地位居台灣對外投資金額首位。他指出,這個經貿結構的轉變證明了台美在先端半導體製造,乃至AI時代中,強化彼此互賴關係,也顯示出雙方與理念相同國家共同在經濟安全上的合作更加迫切。
張研究員隨後簡介了台灣經濟安全法制架構,從出口管制、對內與對外投資審查機制,到近年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建置的發展歷程。正逢美國聯邦政府公布對外投資審查的具體內容,張研究員也進一步深入解析台灣對外投資審查逾30年的歷史經驗,並期待與美方合作夥伴進行後續比較研究與經驗分享。
DSET海外研究員江旻諺指出,本中心對於經濟安全與半導體供應鏈的研究有三大目標,包括:建立台灣與盟友國家之間更加深厚的信任關係;讓國際認識到台灣參與全球供應鏈治理的必要性,儘速將台灣納入多邊協議;利用公開資訊來源進行半導體產業個案分析,一方面提升台灣經濟安全規制的透明性,另方面也在無機密資訊限制的前提下,與台灣公民社會、各國政策制定者分享研究成果,促進多邊對話。
DSET海外研究員何明彥接著以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分析的視角切入,論證相對於中國中央政府支持大型龍頭企業,中國地方政府則偏向積極補貼中小新創企業的投資、研發與生產成本。何明彥表示,以股權投資而言,中國地方政府入股半導體企業的金額總數,甚至超越了中央推出的大基金,彰顯地方政府角色的重要性。何研究員最後以個別台灣廠商積極與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爭取補貼的重大案例,說明台美政府的經濟安全管制,仍面對境外投資不易追蹤的政策難題。
智庫國際合作將是台灣的新契機
DSET與SCSP將進一步合作,未來將開始安排雙方研究人員互訪。台灣的半導體科技受到全球矚目,倘若能持續深化政策研究品質,積極參與國際場合並發表成果,勢必有助於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而台灣參與國際多邊對話,國際社會也將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