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 張智程執行長受邀擔任 2025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講者

面對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重組,經濟部、國發會、國科會及外交部指導,工研院主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於 5 月 23 日舉行。總統賴清德致詞與各國駐台使節與會,DSET 張智程執行長應邀出席論壇場次「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安全與韌性」,期落實政府提出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本論壇共吸引超過 700 位國內外半導體材料、設備、廠務之產業人士,以及大學、智庫、媒體參加。以「創新、安全、韌性、共榮」為主軸,論壇也針對供應鏈安全、全球分工與技術互補進行交流。

總統賴清德致詞表示,固然台灣在半導體各方面持續領先,但全球半導體產業無法僅靠台灣獨立運作;台灣對全球的進步負有責任,願做全世界發展AI的支點。賴總統也提及,當前產業界面臨來自中國成熟製程的低價傾銷威脅,並在許多產業也面臨類似問題,阻礙全球持續創新。

正如 DSET 經濟安保組最新報告《大包圍:中國全面主導成熟製程晶片的戰略佈局》(The Great Siege: The PRC’s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Dominate Foundational Chips)分析,中國針對鋼鐵、鋁、太陽能面板、顯示器和汽車等商品,都透過政府補助進行低價傾銷,造成許多國家產業問題。這也是各國應共同合作,形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的主因。

論壇主題座談聚焦地緣政治風險、科技研發與供應鏈韌性,討論台灣如何透過結盟、人才與市場戰略,擴大全球參與。第三場座談「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安全與韌性」,討論面對地緣政治與國際變局挑戰,以價值聯盟強化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信任與韌性,並因應晶片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浪潮,如何強化中高階製程優勢。

DSET 張智程執行長受邀與外交部陳明祺政務次長、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曹世綸總裁、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金美英教授、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洪春暉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以及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劉佩真總監同台。

張智程執行長強調,技術發展應維護民主價值,確保民主同盟在 AI 時代共同主導文明未來。他指出,台灣公司的競爭力來自於成功定位在無國界的全球供應鏈中,特別是在成熟製程半導體技術方面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面對 AI 革命將劇烈改變人類文明的關鍵時刻,台灣作為代表「自由成長」的重要力量,核心使命是協助民主同盟「跑得更快」,同時讓潛在對手「跑得更慢」,確保關鍵技術持續由民主國家主導。

面對缺乏共享民主價值觀、以國家巨額補貼和無視規則手段試圖取代供應鏈的中國,「害怕被中國取代」已成為台灣及其他民主國家的共同憂慮。DSET 張智程執行長認為,台灣須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從國安、經濟安全和供應鏈韌性等角度維護民主國家的技術優勢。即使面臨挑戰,台灣仍將「繼續奔跑」,在兼顧開放創新與國安政策的同時,堅決不讓「無價的知識」或關鍵技術落入對手手中,這是維護民主同盟在普世價值基礎上持續發展的根本原則。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