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投書《未來城市》,解析日本AI戰略藍圖,打造可信永續的數位未來

DSET民主治理組海外研究員鄭珮宸近日投書《未來城市》,深度解析日本AI戰略藍圖,包括2022年發布的〈AI戰略2022〉與2023年公布的〈AI相關事務暫定論點整理〉。這兩份文件明確揭示了日本政府推動AI融入日常生活,以應對少子高齡化及經濟停滯等挑戰的策略願景,標誌著日本在全球AI科技競爭的重要布局。

鄭珮宸指出,日本政府首先將AI發展明確定位為「發展包容多元化的永續社會」,透過建置數位基礎建設、引導產業強化既有優勢、培育專業人才等多元路徑,將AI技術深度融入日常社會運作。

為實踐此一目標,日本政府提出兩個核心行動方針:「支持基礎建設」與「鋪排優質資料循環」。前者強調積極推動5G和光纖網路等數位基礎設施發展,以提升網路安全性及可靠性;後者則著重建立具備「可信」(reliability)與「永續」(sustainability)特質的高品質資料庫,防範網路攻擊、確保資料品質及建立完善的資料回饋機制,並透過積極的風險溝通,提升大眾對AI資料使用風險的認知與理解。

此外,日本的法規環境對AI產業表現相當友善,例如其《著作權法》允許將版權內容用於AI的機器學習,無需事先取得版權所有者同意,為建置優質資料庫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日本此一開放寬鬆的政策獲得Meta首席AI科學家、圖靈獎得主楊立昆(Yann LeCun)高度肯定,並稱之為「機器學習的天堂」。

在產業發展方面,日本AI產業呈現出多元且富創意的生態。鄭珮宸表示,日本政府認為在AI產業發展上不應過度干預和監管,而應以支持者的角色,協助中小企業掌握AI技術能力,鼓勵民間積極投入AI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活動。

在人力資源培育方面,日本也訂定了明確的量化指標,包括每年培養100名頂尖與2,000名優秀的資料科學及AI專業人才,並積極吸引國際人才,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然而,鄭珮宸進一步分析,這種高度量化的人才培育政策,也存在可能流於形式的隱憂,可能忽略真正提升數位創新能力與公平性的實質作為,這也是台灣在推動類似AI教育政策時需要認真思考與避免的問題。

總體而言,日本的AI戰略藍圖清晰展現出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全面布局。未來,AI政策的制定應更謹慎地平衡質與量的發展,深化國際合作並融合本地特色,建立更具彈性的人才培育機制,以在全球AI競爭中維持獨特優勢,實現永續社會發展的願景。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媒體報導

DSET投書《外交家》,分析美國撕毀《資訊科技協定》承諾所帶來的經濟與戰略風險

2025 年 4 月 17 日

資訊公告

DSET 「美編視覺設計專員」招募資訊

2025 年 4 月 17 日

媒體報導

DSET 兼任研究員發表投書 從國際經驗探討台灣如何對抗虛假資訊

2025 年 4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