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執行長張智程受邀至《天下雜誌》錄音:從日本產業發展脈絡,看中國製造2025的影響

近日國科會「科民社中心」(DSET)受邀至《天下雜誌》Podcast節目,由《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主持,以雜誌最新一期封面故事「體驗中國製造2025:超科幻現場」為題,邀請DSET執行長張智程與談他對中國製造崛起的觀察。

科民社中心(DSET)是國科會於去年10月成立的新智庫,目前運作已將近一年,仍處於成長階段。DSET作為國家級智庫的核心理念在於:全球正處於科技地緣政治的時代,從AI、半導體、量子技術到生物科技等,所謂「破壞性創新技術」將對民主社會帶來根本性挑戰。有鑒於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下的關鍵位置,國科會決定成立跨領域智庫,以應對新興科技帶來的挑戰。

節目主持人陳一姍總編輯於節目開場時表示,她樂見DSET的成立,一是因為新興科技對社會和政治的影響,目前在台灣是較少深入研究的領域,而國際間的相關研究則已非常成熟;其次是,DSET研究員背景多來自海外學子、深耕研究新興議題。台灣學界研究時常不見得能迅速與國際討論掛鉤,但新興科技進展迅速,必須及時掌握才能跟上全球潮流。陳一姍認為,現在DSET的配置和組成非常有潛力。

從日本產業發展脈絡,看中國製造2025的影響

本次節目訪談於10月17日上線,陳一姍總編輯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實施與資金、人才、市場優惠政策息息相關,這套措施某方面來說是借鏡台灣,台灣最早習得自日本。而DSET執行長張智程曾長年在日本政府智庫從事地緣政治相關研究,因此這次《天下雜誌》希望請張智程執行長談談日本對中國製造的觀點。

日本製造業如何從高峰走向沒落?

張智程說:「中國製造的崛起是全球化脈絡下的結果,我們可以稱這時代是『中美時代』。」在技術和資本層面上,美國是全球領航者也是操縱者,為追求最大效率、將供應鏈擴散到全世界;相比中國採取的策略,則是利用其特殊條件、如低成本勞動力,逐步吸收西方領先技術,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期間迅速崛起,步步朝全球製造核心邁進、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相比之下,日本這30年的經歷就沒那麼順利。1980年代當時日本可是被預測為最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在1985年左右,日本半導體產產業在全球市占率逾半。但隨著美日貿易戰和《廣場協議》的影響,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

張智程表示,表面上看來是全球化進程促使日本進入「失落的30年」,但其中核心問題在於,日本從前擅長垂直整合的產業模式,也就是從設計到製造都自己完成,並無法適應全球化的水平分工。日本企業如東芝、日立、Panasonic等,過去曾壟斷科技和ICT產品市場,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這些企業逐漸喪失競爭優勢,全球市占率逐年下跌,最終在過去十年出現更明顯衰退。

近年日本又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的崛起?

全球化導致各國經濟體之間相互依賴,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同理,都在貿易結構上依賴中國消費市場、及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張智程表示,日本面對中國製造崛起的情緒複雜,一方面日本曾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因中國人力和合規成本都相對低,日企曾於2000年代積極佈局中國;另方面隨著日本製造業實力下滑,日本的焦慮感也加劇。日本開始意識到許多關鍵技術,透過韓國或其他途徑流向中國,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新幹線技術,雖然日本曾試圖阻止關鍵技術外流,但全球化結構讓他們感到無力。

日本還歷經所謂的「數位敗北」,什麼是「數位敗北」?

張智程解釋,所謂「數位敗北」指的是,日本在全球化進程中,未能在無形技術上取得突破,如今這些無形技術(譬如軟體和專利)都是主導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核心力量。舉例來說,比如日本最大網路服務公司樂天曾在亞洲風靡一時,但現在卻被韓國企業如酷澎(Coupang)、LINE、Kakao所取代。

進入全球化的30年,日本歷經經濟低迷期,以及數位敗北和製造業的衰落。作為一個官僚體制發達的國家,日本不斷推出新的產業政策,嘗試整合失去競爭力的企業、並進行補貼,但成效都有限。張智程認為,這主要源於日本民族性和國家特質,特別是缺乏與他國合作的靈活性。相比之下,像台灣或中國企業更習慣於全球競爭,而日本的企業往往優先保護國內市場。因此,日本的大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專業分工往往表現不佳,這是日本在國際舞台上失去競爭力的根本原因。

中國製造2025對日本帶來什麼威脅?

反觀中國,正努力從低附加價值的代工角色轉型,並開始承接高附加價值的研發與生產責任。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提出後,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感到自己被針對,認為中國政策對日本製造業構成巨大威脅。日本面臨的焦慮比美國更強烈,在十年前美國早已逐步放棄製造業,而日本經濟仍非常依賴製造業。

在華為的崛起過程中,日本意識到自己面臨的競爭威脅。一方面,華為並非僅主攻高端市場,而是從東南亞、拉美等地逐步擴張,這讓日本感到威脅;另一方面,華為在5G技術的主導地位,也讓日本開始警覺華為正在大力投資研發、佈局遍佈全球,與日本企業逐步削減研發經費形成鮮明對比。

華為的崛起象徵著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迅速發展。對台灣來說,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持競爭力,平衡與華為的關係,也成為決策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過去反對補貼的歐美國家,如今也開始加入戰局。未來的供應鏈遊戲規則將如何演變?

張智程認為,市場依然是主導供應鏈發展的關鍵,但科技地緣政治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來自國家的干預,如美國推動貿易管制,將對供應鏈發展帶來一定限制,顯然全球化分工不如以往自由且廣泛。

當然補貼政策也是另個關鍵。過去在全球化和WTO框架下,西方國家普遍對補貼持反對態度,然而隨著全球局勢變化,這些國家紛紛重新採納補貼政策。張智程指出問題在於:「這些國家是否能透過補貼重新打造製造業基礎、打造出生態系嗎?」尤其是在高科技製造領域,補貼雖能促進製造業復甦,但西方國家能否重拾製造業的核心地位仍有待觀察。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活動新聞

【供應鏈韌性論壇】產業領袖探討供應鏈重組的機會與挑戰 :技嘉科技、世界先進分享觀點

2024 年 10 月 22 日

媒體報導

外媒《日經亞洲》引述DSET研究員評論台灣氣候政策

2024 年 10 月 17 日

媒體報導

DSET研究員投書《外交家》,談台灣半導體出口決策的難題

2024 年 10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