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中國政治與科技的外媒《The Wire China》昨日(10/31)發表最新調查報導,專訪三位研究者:本中心海外研究員江旻諺、《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與美國智庫CSIS的AI研究中心主任Gregory C. Allen評述本次事件。
《The Wire China》編輯團隊並進一步揭露遭指擔任「白手套」、助華為取得晶片的中國「算能科技」與中國政府與軍方的關係網絡。
以下為報導重點:
「中國算能科技」的中國政府與軍方網絡:
報導披露,中國的國有機構及一家國防承包商曾經持有算能科技子公司「福建算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數股份。該子公司接受了福建、福州和浙江省政府獨資的公司,以及福建福光有限公司(RICOM)的投資,後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無人機和直升機等軍事設備的光學鏡頭。
此外,報導指出,在美國擴大對晶片出口管制數週後,算能科技透過子公司於2023年11月開始收購RICOM和算育公司的股份。自今年2月起,算能科技已成為算育的最終控制股東。紀錄顯示,算育的公司註冊資料中使用了算能科技母公司比特大陸的Email,且兩家公司的負責人相同。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呼籲廠商強化法遵、台美政府強化管制:
《晶片戰爭》一書作者Chris Miller在報導中提出強硬的政策建議。
他表示,「半導體公司通常在出口管制法遵方面的支出都低於應有水準。我們在俄烏戰爭以及華為試圖規避出口管制的案例中都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建議半導體產業應增加對出口管制的法遵支出;同時,台灣與美國政府也應加強執法,並對違規行為處以更高罰款。
Chris Miller強調,與美國對金融業違反制裁規範的罰鍰相比,其對半導體公司的處罰根本是少得不成比例。
例如在2023年時,美國商務部曾因美國廠商Seagate與華為的業務往來而處其三億美元的罰款,但美國金融業若違反相關制裁規範,卻動輒面臨數十億美元的罰鍰。Miller表示,缺乏這種處罰的機制,「半導體產業並沒有(如金融業般)同樣的動機去投資自己的法遵規劃」。
DSET海外研究員江旻諺呼籲對華為「影子網絡」進行全面調查:
江旻諺則向讀者說明,「算能科技」的成立本身就是中國加密貨幣挖礦公司「比特大陸」透過各種途徑以獲取台積電先進製程晶片的一環。
直到近期,比特大陸都仍被認為是台積電三奈米晶片的主要客戶。報導中也再度引述本中心報告,解釋比特大陸在台成立的公司自2021年就遭受檢調調查,截斷其以違法手段「遠端挖角」台灣工程師,以轉移相關技術至中國的途徑。
江旻諺在報導中呼籲,此次事件是半導體產業的一個警鐘。華為不可能只依賴比特大陸來獲取晶片,而是必然有一個廣泛的網絡。各界應該深入調查華為的影子網絡,以強化管制。
–
與此同時,據中央社報導,我國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提到,台積電不可能為了如此微小利益違反誠信原則,台積電具備誠信,才能成為世界企業,而這次事件中,「晶片應該是台積電做的,但不是台積電賣的,中間轉好多手」。
他提出未來的防範方式是,應要求最終客戶具結,「也就是賣給A再賣給B、C都要報告,出口時就要簽約具結,被抓到就要罰錢」。
–
隨著事件發展,更多資訊不斷揭示華為「影子網絡」的複雜度,也凸顯了出口管制實行的困難。
究竟未來應如何防範相關事件再次發生,強化我國經濟安全法制?
DSET 將持續追蹤事件的最新發展,並提出進一步討論。
–
報導原文:〈TSMC’s Huawei Headache〉https://reurl.cc/qv74g3
–
延伸閱讀:
1、DSET 研究報告全文《中國如何在台「遠端挖角」晶片設計人才?從比特大陸案檢視台灣經濟安全體系》:https://dset.tw/research/00042/
2、DSET 「比特大陸與算能科技」關係圖:https://reurl.cc/XRzY93
3、TSMC Chips Ended Up in Devices Made by China’s Huawei Despite U.S. Controls:https://reurl.cc/zDV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