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DSET2024年會】科技地緣政治下 台灣應建立專屬經濟安全與半導體產業戰略

在地緣政治衝突日益白熱化的今日,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前景與挑戰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科技地緣政治下的台灣」年度論壇於6月25日舉行,聚集了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角色及未來發展策略。

本中心張智程研究員。(照片來源:本中心)

主講及與談回應

本中心張智程研究員深入剖析自1980年代以來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及其對台灣的影響。張研究員指出,隨著美中貿易戰的開展和全球供應鏈重組,國際間對半導體產業的經濟安全和政策框架越發重視。他提到,台灣需要為國家利益、國家發展建立一個戰略性思考,必須結合國防、外交、經濟貿易政策,建立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經濟安全框架。

另外,在全球補貼競爭的現狀下,張智程研究員強調,台灣在不補貼的立場下,需要讓世界知道台灣是供應鏈裡最可靠且值得信賴的對象。於科技保護的部分,他建議在不破壞市場發展的基礎下進行,而台灣的有關廠商則須避免因為一時衝動而流出自身商業利益,保護台灣的科技技術不要外流。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現任DSET顧問楊光磊教授分享了他對補貼政策和產業投資效率的看法。與張研究員相同,楊教授強調,政府應該更加注重在產業前期提供支持,而非持續的補貼,以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即使要採取補貼政策,也應該思考如何提升投資報酬率。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曹世綸總裁則從產業合作和國際策略的角度,回應經濟安全框架之議題,曹總裁認為,在全球地緣政治演變下,台灣需要建立更全面與具前瞻性的經濟安全框架,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科國際所的楊瑞臨總監回應,台灣在經濟安全的研究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中國一直想要在下世代半導體上有所突破,且不僅中國,歐洲、美國也持續進行研究。台灣需要跟國際合作,且需思考如何將安全機制納入半導體生態系,他尤其期許台灣往後能與歐洲加深合作。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研究中心的徐遵慈主任表示,為了避免台灣技術與人才流出,她不建議採取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也譯為友岸合作)路線,而應從自身的角度建立起台灣自己的論述。她指出,面對各國的策略調整,台灣需要有明確的國家級戰略來保護其半導體產業。

戰略建議與未來展望

會議中多位專家共同認為,台灣除了需要加強其科技創新的能力,保護關鍵技術,更應該建立完整的經濟安全框架,透過政府和產業的合作,走上國際舞台發揮更積極的角色,如此台灣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

此外,整場的對談也強調了建立國際合作關係的重要性,楊光磊教授更補充表示,台灣在研發上仍然不比歐美,然而可以借他人之長,補台灣之短,建議應與國外學研合作,讓研發力量進入台灣,使台灣成為全球研發中心,而能保持先進發展。

台灣需要在維護經濟安全的同時,尋求與其他國家的深度合作,以共同應對未來可能的全球經濟挑戰。隨著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的快速變化,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策略調整將是確保其長遠競爭力的關鍵。

本場次由本中心陳東升召集人主持、張智程研究員進行報告。楊光磊教授、曹世綸總裁、楊瑞臨總監與徐遵慈主任與談。(照片來源:本中心)
分享此文

相關新聞

資訊公告

DSET發布最新報告,揭露華為影子網絡與深圳市半導體投資戰略

2024 年 12 月 18 日

活動新聞

DSET赴英國倫敦大學,分享台灣引領對抗AI資訊操弄的策略

2024 年 12 月 5 日

活動新聞

歐洲代表團訪DSET,針對經濟安全進行交流

2024 年 12 月 3 日